战旗美如画,英雄的血脉浸染;号角声震长空,强国的信念在心间回荡。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隆重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气势恢宏、振奋人心。我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概论教研室积极组织师生收看大会实况,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阅兵盛况展开热烈讨论。
一、 教师热议:使命在肩,育人为国
当国歌响起、队伍铿锵行进的那一刻,教研室师生在铿锵步伐与巍巍方阵中,感受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新声。
教研室主任雍军老师认为,80年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14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80年后的今天,国家繁荣昌盛、军强民安,盛大阅兵彰显了国威军威。
雍老师表示,这场阅兵昭示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
思政课教师曾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鲜明表达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作为高校教师,要将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深度融入课堂教学与科研实践,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引导青年学子勿忘国耻、矢志报国。
“我将为教育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倾注全部力量”,曾艳老师的话语中洋溢着坚定的信念。
思政课教师张乂尹谈到,阅兵式不仅展现国家实力,更是对革命先辈的深切告慰。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背后是一个民族的奋斗缩影和无数人的智慧汗水。
“这场阅兵就是一堂鲜活生动的‘大思政课’”,张乂尹表示,“我们要善用这样震撼人心的中国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力量与中国精神,激发他们成为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学子心声:芳华宣讲团的热血与思考
芳华宣讲团的青年学子们同样心潮澎湃,他们以青年视角重温历史、解读盛典。
宣讲团成员何畅同学用短视频记录阅兵瞬间并配文“祖国强大”:“致敬,国家的盛世,给与我们强大的底气!
观影结束后,我们迅速组织了一场“微宣讲头脑风暴”:
1. 如何把阅兵中的“震撼瞬间”转化为“青年语料”?
2. 如何向Z世代讲清楚“9·3”与“强国复兴”的逻辑关系?
3. 能否用vlog、短视频、海报金句等方式“轻量化”宣讲?
符亚琴同学认为“徒步方阵走出的是集体主义的美学,装备方阵展现的是自主创新的脊梁”。
赵妙同学则写下“阅兵笔记”,“70多年前的胜利靠的是‘团结’,70多年后的强盛凭的是‘自强’。
成员们纷纷感叹“我们从屏幕中接收震撼,更要在现实中传递信念”。
答案已在路上—— “阅兵里的中国精神” 系列微宣讲,把中国故事讲给你听,把时代之声传得更远。欢迎预约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