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18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与芳华宣讲团成员,共同收看“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特别节目。
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由教研室统筹、宣讲团协同、各班级有序组织,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在校园内外掀起一场深入人心的红色思潮。
共看:一场穿越时空的
精神对话照片
镜头定格历史,影像叩击心灵。师生共同凝视屏幕——画面中坚毅的脸庞、战火里不屈的身影,仿佛穿越八十载风雨,与今天的我们展开一场关于勇气、信仰与牺牲的对话。
共学:历史与当下的
思想回响
教研室主任雍军表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保家卫国的伟大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至今,中国始终致力于民族解放运动、推动非殖民化运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充分彰显了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要始终不忘历史,牢记使命,为祖国强国建设和复兴伟业不懈奋斗,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以自身实际行动向这场伟大胜利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邓国钰老师感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是对千万先烈的深切告慰,更是对民族精神的郑重传承。我们铭记胜利,不仅要缅怀历史、致敬英雄,更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 在科技攻关的征途上勇攀高峰,在民生建设的田野里耕耘希望,以实干扛起时代使命,用担当守护和平果实,让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步履铿锵,让世界看见中国守护和平、贡献力量的坚定决心。”
陶诗琪老师谈到“在当今世界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抗战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它提醒我们,和平不是天然的馈赠,而是需要警惕、勇气与智慧来守护的珍贵果实。那种在抗战中展现出的民族凝聚力,那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韧劲,那种在国际社会中的合作精神,都是我们今天应对全球性挑战所需要的重要品质。我们要始终铭记历史,坚决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做光荣自豪中国人。”
共论:青春与时代的
同频共振
芳华宣讲团同学芳华宣讲团的同学们在课程结束后,纷纷在微信群分享感悟:周可同学说:“‘大国担当’不是遥远的口号——它藏在科研攻坚的实验室里、乡村振兴的田垄上、国际交流的舞台中。我们大学生正是这份担当的传承者。”
赵妙同学分享:“最打动我的是那些普通人变身战士的故事。如今我们不需要血洒疆场,但却能在科技、文化、教育这些‘新战场’上延续同样的担当。”
课堂上,曾艳老师与学生一起收看了思政大课,课后,同学们在学习通平台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4水电班何元翔同学写道:“看完视频,更真切地感受到抗战精神的磅礴。我们应铭记先烈,把爱国心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24建筑设计王瑞同学说:“这堂课让我深深体会——和平来之不易,‘大国担当’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接力和努力。”
24水电班杨梦琼同学认为:“担当可以从身边做起:认真听课是对未来的负责,环保小事是对‘双碳’的响应。每一份微光,都能汇聚成时代的星河。”
传承: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中国
这堂特别的思政大课,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精神依然焕发着时代光芒,照亮新时代青年的前行之路。
硝烟虽已散尽,精神永续传承。 今日之中国,早已不再是八十年前积贫积弱的国家,但抗战精神中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依然是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
当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唯有吾辈自强,才能不负先辈、不负时代!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激励更多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