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各班级、全体同学: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诈骗手法不断翻新,今年来针对学生群体的诈骗案件数量持续攀升,造成同学们的财产损失,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为增强全院学生的防骗意识和法治观念,守护大家的人身财产安全,学院现转发《四川公安致全省学生的一封信》,请全体同学认真阅读学习,切实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四川公安致全省学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花样不断升级,犯罪分子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等手段实施诈骗,尤其针对学生及家长群体的案件频发,不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更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更有少数同学受利益诱惑,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微信及QQ账号等,不慎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付出了沉重的法律代价。
在此,恳请大家认真阅读此信,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筑牢防骗防线,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一、警惕高频诈骗类型
1. 刷单返利类诈骗:以“网络兼职”“刷信誉”为诱饵,用小额返利诱导投入大额资金后卷款跑路,此类行为本身亦属违法。
2. 冒充客服诈骗:谎称网购商品有问题、误开会员或包裹遗失需赔付,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处理的均为诈骗。
3. 虚假贷款与征信类诈骗:以“无抵押、零利息”放贷为噱头,或谎称征信有问题可消除,要求先交费用、验证流水或提供个人账户信息的均为诈骗。
4. 网络游戏交易类诈骗:以低价售卖游戏账号、道具为由,诱导脱离正规平台私下交易的多为诈骗。
5. 冒充身份类诈骗:自称学校领导、老师要求转账,或冒充公检法声称涉嫌犯罪需“验证资金”的均为诈骗。
二、严守法律底线,珍惜个人信用
电话卡、银行卡、支付账户等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工具,出租、出借、出售此类账户均属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此类行为将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相关行为还会被纳入个人征信,5年内无法新开银行账户、限制非柜面支付业务,电信运营商也将限制办卡数量,对个人学业、就业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切勿因蝇头小利毁掉大好前程。
三、主动学习反诈知识,积极参与宣传
“熊猫反诈”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快手号是四川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运营的官方平台,会实时发布最新诈骗手法和防骗技巧。请大家务必关注,主动学习反诈知识,同时向家人朋友普及,共同成为反诈宣传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最后提醒大家,遇到涉及转账、提供个人信息等不确定情况,务必第一时间与老师、家长核实,或直接拨打110咨询,避免上当受骗。
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四川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学院温馨提示
1. 请各班级组织专题学习,确保每位同学熟知诈骗套路与防范要点,并全员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展预警功能。
2. 若发现疑似诈骗行为或自身被骗,请立即向学院辅导员报告,并拨打0817-3368110属地报警电话报案。
3. 学院将持续开展反诈宣传活动,请同学们积极关注参与,共同构建无诈校园。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2025年10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