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如何结合教学改革及专业建设申报高级别课题、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如何提升核心素养、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如何转型升级谋发展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外国语学院师生的关注点,为此外国语学院开展特色教研活动,邀请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王朝晖教授来我校作专题讲座,为师生们答疑解惑。王朝晖教授是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首届“四有”好老师,应用语言学领域专家,担任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职业教育基本专家库成员、教育部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标准、专业简介、公共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评委等多项职务,总主编、主编“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6本,国际会议宣读论文6次,主持省部级以上重点教改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
此次讲座以“南职讲坛”为平台,10月30日下午在学校利奥楼B109学术厅举行,外国语学院院长李薇主持,外国语学院师生代表共计300余人聆听讲座。
讲座中,王朝晖教授围绕“教师发展引领”“学生素养提升”“专业协同升级”三大核心内容展开深度分享。她首先解读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发展”“产教融合”等关键任务,结合教育部年中推进会精神与新“双高”建设要求,指出高职英语教育需将政策要求转化为教学改革与专业发展的具体方向。针对教师发展引领,她结合《2023全国职业教育教师现状调研报告》数据,分析了当前高职英语教师在态度、能力、时间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阐述了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教材研究和教学资源建设的策略方法,提出了“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的解决路径。她强调,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需从“能讲能做”升级为“能做能研”,通过“选题聚焦政策热点、研究结合教学痛点、成果反哺教学实践”的闭环,成为职教改革的主力。针对学生素养提升,她从“课程思政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讨论了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并结合实例提供了课堂内外的培养路径与方法。针对专业协同升级,她分析了职业英语教育的核心、本质、功能、理念,提出专业课程设置需对接职场变化和未来技能要求,以提高教育的适应性。她分享了来自企业人士的建议,并结合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中热门职业的英语能力要求,建议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教学—竞赛—考证—就业”的无缝衔接。此外,她还结合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践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赛教协同”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职业竞争力,为学院专业发展提供了参考范式。
本次特色教研活动成功搭建了校际交流学习平台。老师们纷纷表示,王朝晖教授的分享既有政策高度的宏观指引,又有教学科研的实践干货,受益匪浅,将认真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为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自己的贡献。

讲座前与老师们合影

主持人介绍讲座嘉宾

王教授声情并茂地讲解

师生们认真聆听讲座
作者:伍婷婷 审核:李薇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外国语学院开展10月份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