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以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以下为节选内容:
切实找准贯彻实施《纲要》、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路径 《纲要》主体内容涵盖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推进这样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遵循和把握科学规律,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找准实施方法路径。 锚定目标,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纲要》和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全面落实 紧扣人才自主培养与科技自主创新这个战略重点。锚定国家战略和科技发展,立足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有目的、有组织地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改革,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促进科技迭代,服务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是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的重大问题,打破校际、校内学科壁垒,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方案、机制,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计划,建设核心课程、教材、师资和实践项目平台。 二是促进人才培养供需适配。完善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提升对人才需求的感知和匹配能力。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健全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自主科学确定“双一流”标准。 三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通过高强度稳定支持、长周期评价,大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潜心开展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研究。加快国家大学科技园优化重塑,系统布局建设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布局建设高等研究院,探索培养技术经理人,打造有中心、有区域、有节点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四是推动职业教育“新双高”改革。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大规模培养高技能人才。 紧扣教育对外开放这个关键一招。坚持开放思维,加强有组织成体系交流合作,以国际视野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一是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改革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体制机制,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提升高等教育海外办学能力,构建职业教育出海标准和体系。支持高水平大学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参与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建设大科学装置、主持重大国际科研项目,布局建设一批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国际联合实验室。 二是深化人才培养与教育科研国际交流。不断加强“留学中国”品牌和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国际暑期学校项目。建设中外联合研究院、国际学术组织、新型研究院,拓宽与世界一流大学沟通交流渠道。 三是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合作,深化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建设好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等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系列指数和报告。参与全球教育议程设计、议题设置和规则制定,支持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建设发展,持续推动中国教育理念和实践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