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工程实施20年来,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在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华社28日播发了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综述,带你一图了解“马工程”→
什么是“马工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马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2004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正式提出实施。二十年来,工程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工作机制、巩固党的理论阵地、团结广大理论工作者,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研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治国理政高度,将工程写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等,彰显了对理论建设的高度重视。
主管单位
中宣部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具体组织实施,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中国社科院等作为主管单位密切配合,扎实推进工程实施。
“马工程”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坚持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在经典著作编译、理论研究阐释、重大问题研究、学科和教材体系建设、壮大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成立19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评选43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马院从工程启动之初不足10家发展到超2000家设立453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持续举办130多期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完成《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著作单行本系列、专题选编本系列7批31种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13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纳入“双一流”建设设立700多项重点课题,组织课题组围绕事关全局和长远、事关党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110多种质量上乘的“马工程”重点文科教材在高校广泛使用。
“马工程”如何守正创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新时代新征程“马工程”如何做?
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深入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培养高素质理论人才,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赖勇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