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燃青春之火,赴乡村之约”之教师教育学院“红脉赓续,乡振力行”团队(二十)
日期:2025-07-06  作者: 来源:  浏览量:0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关爱一老一小、服务民生发展”的实践理念,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红脉赓续,乡振力行”社会实践团队在胡维维书记、冯展老师带领下,于2025年7月2日至6日走进四川省南部县长坪镇,开展以“红脉赓续,乡振力行——红色文化记心间,乡村振兴谱新篇”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红色传承中厚植家国情怀,在乡村调研中锤炼责任担当,用青春脚步丈量乡土中国,以实干行动书写时代答卷。

重温红史:沉浸式学习红色文化

在优秀校友、四川省道德模范、南部县长坪山红军烈士墓第四代守墓人冯炼老师引领下,团队走进当地烈士陵园开展红色教育。冯炼老师结合现场讲解,深情讲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成员们手持抹布擦拭墓碑,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驻足瞻仰,通过沉浸式体验追溯先烈足迹。这场精神洗礼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心中深深扎根。

情暖童心:爱心课堂点亮成长之路

在三邑村“童伴之家”,团队与“童伴妈妈”李晓恒携手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场景:以长坪山红色故事为引,带领孩子们手工制作红军帽,让革命精神通过指尖传递;开设课业辅导课堂,为留守儿童夯实知识根基;在球场上与孩子们奔跑嬉戏,纸飞机载着欢声笑语飞向蓝天。这场寓教于乐的陪伴,为乡村儿童的童年添上了温暖的底色。

深耕产业:丝途调研触摸传统脉搏

长坪镇南垭村党支部王书记带领团队走进雨顺蚕业合作社,揭秘“一根丝的旅程”——从蚕茧孵化到蚕丝抽离,从织物成型到成品出库,全产业链的精细流程让成员们惊叹。在亲历蚕丝烘焙工序、参与工厂卫生清扫后,大家更深刻体会到“蚕丛及鱼凫”的千年智慧背后,是劳动者日复一日的艰辛付出。“当看到雪白的蚕茧在沸水中翻涌,突然理解了‘春蚕到死丝方尽’不仅是诗意,更是产业传承的坚守。”

走访民生:脚步丈量乡土温度

团队徒步深入村社,与空巢老人话家常,挖掘长坪镇“红色盐乡”的历史渊源,记录村民在人居环境、养老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调研中,成员们赠送挂面并且为老人亲手煮制热面,氤氲的热气中传递着晚辈的关怀;餐后与村民合影留念,将冲印好的照片赠予,定格下温情瞬间。“一位奶奶握着我的手说‘好久没人陪我说话了’,那一刻突然明白,三下乡不仅是服务,更是心与心的贴近。”

收官凝思: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在总结会上,志愿者代表秦杭以图文展板呈现实践成果:从红色文化学习到产业深入调研,从留守儿童关爱到民生诉求收集,每一个脚印都镌刻着青年担当。长坪镇党委副书记李小松以“红军护盐”“刘连长守墓”等本土故事为切入点,提炼出“敢奉献、敢坚守、敢吃苦、敢牺牲”的精神内核,寄语学子“把红色基因融入职业规划,在时代征程中续写担当”。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红色教育为魂、以产业调研为基、以民生服务为桥,在长坪镇的山水间留下青春印记。正如团队在感谢信中所言:“感谢长坪镇政府搭建的实践舞台,让我们在服务基层中读懂‘国之大者’。这段与乡土相拥的时光,终将成为青春里最亮的坐标。”